还记得我们曾写过的C先生吗?今年4月,为了卖房,他给中介送茅台,成功卖掉了勾庄的房子。
时隔三个月,他又以小区最低价“捡漏”行知小学学区房,为了表达感谢,他给中介发了大红包。
“虽然花了点小钱,但能够让房子尽快卖出去,很快又买到了合适的学区房,我觉得还是非常值得的。”C先生开心地说。
壹
卖房这事,讲究缘分,更讲究时机。
今年3月份,杭州二手房全面放开限购,带动了一波外地人买房的热情。彼时,已经把房子挂售两三个月的C先生觉得,时机成熟了。
他火速联系了熟悉的中介,把挂牌价降了2万元,并且为了让中介大力推荐,他还拿出来珍藏的茅台作为成交奖励。很快,有一对外地夫妻看中了他的房子,夫妻俩工作单位都离勾庄不远,小孩上幼儿园,看中了这一带配套比较成熟,生活方便,价格也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

勾庄实景图 陈鑫龙/拍摄
最终,C先生这套89方的房子,成交价240万,比他心理价位还高了2万元。为了感谢中介的“疯狂”推荐,他送出茅台。
从3月到6月,杭州持续4个月二手房成交量在8000套以上,虽然活跃度上来了,但更多是以价换量,尤其是同一个小区,先走的往往是价格到位的,如果犹豫不决,到后面会“亏”的更多。
“我这套卖掉后没多久,楼下邻居比我便宜10万元卖出的。”C先生庆幸自己的坚决。
贰
考虑到孩子读书问题,卖了房子的C先生开始看学区房,一开始没什么特定目标,各个板块的学区房都去了解了一番。
最先考虑的是文澜实验学校的学区房。一看价格,稍微好点的都要四五百万,超出了预算,再一打听,学校又很卷,不想孩子太辛苦,遂放弃。
然后又去看了濮家小学周边老房子。位置不错,沿运河一线的房子虽然老了点,环境还不错,价格也便宜,100多万就能买到。不巧的是,刚好赶上闸弄口一带原拆原建的风口,拿出来卖的房源少了,价格还略有提高,C先生看中的两套房源,还在还价的当口,就被别人买走了。

C先生去看了机神新村,100多万也能买到
看了两个多月,一直没买到合适的房子。直到7月初,中介推荐他看看文教区十三中对口几个小学的学区房。
“今年十三中考得蛮好,文教区地段比文澜和濮家都要好,离我上班也更近,老牌学校不会差的。”
因为9月份孩子就要读幼儿园中班,马上落户也只有2年多时间,而文一街小学、文三街小学和学军小学今年落户时间都在3年以上。为求稳妥,C先生只看了行知小学的房子。

杭州市行知小学学院校区实景图
“其实只看了三套房子,其中一套花园北村的两居室,是整个小区挂牌单价最低的,5楼,装修一般,房东急卖,我也就顺势砍了砍价,最后以270万成交了。”他开心地笑了笑。
叁
C先生买下的这套两居室位于花园北村,50方左右,270万,折合单价5.4万元/㎡。
据附近中介门店工作人员介绍,行知小学学区房中,老房子如花园北村、花园南村和西村等,单价在5.5万-6万元/㎡之间,房龄新一点的电梯房如雅戈尔御西湖、金都城市芯宇单价在7万元/㎡上下。这么看来,C先生属于成功“捡漏”。

改造中的花园北村
在学区房概念式微的当下,聪明人C先生为什么还会选择买学区房?
“我觉得,与其把它当做学区房,不如是当做市中心、有学区溢价、总价不高的老破小。”C先生在上城区另有一套小三房自住,所以这套小房子对他来说,是兼具学区和投资属性。
“勾庄过两年会大量交付,我这个快10年的房子到时候还要跌。”在他看来,比起勾庄,市中心房价更坚挺,哪怕是老破小,有学区溢价也不会跌到哪儿去,小孩读书后卖掉或者出租,都是可行的。最重要的是,200多万的价格,刚好可以用勾庄卖房款填平,压力不大。

花园北村楼幢外立面粉刷一新
“我觉得花200多万买个学区房还是值得的,毕竟教育问题是头等大事,而且这种传统名校的小户型学区房,流通性一直是不错的。”
由于在一年内卖房又买房,C先生还免了1%的个税,同时这又是他的西湖区首套房,还享受了首套房3.25%的房贷利率,一来二去,又省了不少钱。
肆
C先生的买房路径,或许折射出如今很多年轻人的买房心态。
重视教育的普通家庭,又不想背负太多房贷,所以不考虑居住体验更好、户型更大的学区房,而是选择总价低的老破小,在学区房溢价已经被“清洗”的差不多的当下,200多万也能买到“四小金刚”的学区房,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文教区实景图
一位在文教区工作多年的中介说,如今文教区学区房价格比起高峰期,跌了至少3成,最贵的是学军小学学区房,均价大概在6万-7万元/平方米,行知小学和文三街小学学区房价格差不多,均价在5.5万-6万元/㎡之间,最便宜的是文一街小学学区房,单价5万元/㎡就能买到。
“虽然学区房概念淡化了,但重视教育的家长始终存在,现在价格低了不少,再加上今年十三中考得相当不错,最近看房子的人又多了起来,7月份以来,光行知小学就下定了20来套。”这位中介表示。
有自媒体做了统计,十三中今年中考裸考前三(杭二、学军、杭高)人数有59人,排在第一位,几乎是第二名杭州中学的两倍。难怪有人说,在“公民同招”之后,生源不再掐尖,才能看出谁是真正的强者。
在恰当时机抛掉了“不良资产”,又在低点“捡漏”了第一梯队学区房,同时也没什么负债压力,C先生的买房故事,或许给当下要买房的年轻人一点启发。

- 扫一扫下载
手机客户端

- 微信关注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