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城市的建筑是静止的,交通则是动态的脉络,串联起城市的各项元素,动静融合,城市才有了生命力,如果说轨道交通是大动脉,各种地面道路则是毛细血管,交通与城市的生态息息相关。

随着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对于城市变革的推动力日益增大,以轨道交通为基础的TOD模式开始不断显现,其对城市功能和开发价值的提升获得广泛认可,迎来发展机遇。国内、国外TOD建设有哪些区别?还有哪些发展可能性、又将如何改变未来?   

4月20日上午9点,由杭州城市研究中心、透明传媒、戴德梁行主办,信达中心|杭州壹号院承办的TOD模式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杭州城市学研究中心大楼拉开帷幕。【详情】

手机扫一扫
查看现场直播回顾
杨晓光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主任、同济大
学教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研究中心主任
智能交通与智能城市及智能社会融合发展之探
城市的四大要素是居住、工作、休憩,还有交通,研究交通必须研究城市,包括TOD,城市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应以智能城市为载体,把社会需求和交通需求转化到智慧城市层面,通过高度的先进的技术融合,实现交通上的综合服务。
关宏志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副主任、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
基于车路协同的群体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
人的行为加上考虑了人的行为的空间才形成了有序的交通。构建有序的空间可能是一个工程性问题,也有非工程性问题。我们要抵制拥堵指数来引导交通发展,意识到拥堵会是社会长期的存在,过度疗伤会伤害城市肌理。我们追求的不是拥堵指数更低,而是追求平均车速方差更小。
张毅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
从交通拥堵看交通中的工程及非工程性问题
现在交通主体成分发生了各种变化,人开的车、网联车、自动车混在一起的。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解决方案,是用群体智能与协同控制的方法,解决下一代交通面临的问题。 基于车路协同,群体智能的一些应用后,我们将在协同感知、信息交互方面,还有在协同控制方面以及验证手段上都会对现在的交通产生一个大的变化。
陈喜群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
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系统优化与仿真
汽车的新四化,分别是自动化、电动化、网联化、共享化。在这个背景下,面向未来的交通系统预计会是这四个方向的结合,叫未来的共享自动驾驶电动汽车。我们在杭州做了一个大规模的仿真系统,希望面向未来城市的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系统进行相关的仿真优化和供需预测,也是基于现有的移动互联大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有助于我们研究面向未来场景的一些模拟。
西冈理郎日建设计设计部门设计部长、
日本一级建筑师
东京城市更新与TOD模式开发的探索
东京TOD开发强度高,政府会实行奖励,给予容积率和斜面的放宽,开发商可以更加自由、开放地使用,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TOD并不是分地块进行开发,而是围绕公交枢纽站对于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式的开发,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好,这就是TOD最最核心的思考方式。
赵胜川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大连理
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交通运输学院院长、教授
日本特色的TOD模式及其应用
TOD实际不是一个硬件的开发,或者不单单是一个硬件开发,更是一个软件开发,另外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今天的主题是TOD,我经常在琢磨,其实我个人认为更是一种POD,一定要面向人的。日本的经验考虑了日本顾客至上,千方百计,招客引流。
祈洪飞信达中心|杭州壹号院执行总经理
驱动美好生活—关于百万方奥体TOD营造建设的思考
未来杭州肯定成为1500万甚至更高量级的城市,TOD是当下杭州非常急迫的需求,而奥体是杭州TOD的关键引擎,我们希望在奥体打造绿色环保的TOD+,结合整个奥体的大公园,把整个我们小环境的绿化融为一体,奥体TOD的规划不是一个城市的综合体,而是一个城市的共同体。
李崇旦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部部长
杭州轨道交通投融资政策创新及TOD实践
对于杭州TOD模式的几点思考:1.车辆段需规划选址在地铁正线上,并设站点,近期可开发的区域。2.车辆段上盖开发需配置相当面积的落地区。3.开发方案需与轨道交通同步规划,做好工程预留。4.车辆段上盖开发整合多种服务功能,提升居住的品质。

论坛讲究理论、实践相结合,除了邀请城市规划专家、名校权威教授、国外专家外,作为杭州TOD模式的实践方代表也受邀并出席论坛,从实际出发为城市发展提供最新、最前沿的思路借鉴。

摄影摄像:翁羽明 陈鑫龙 设计:李睿 文字:王美岭 倪佳玮 罗洁 周婷 李卉 王云 周鸿圣 编辑:李宝娜 统筹:杨建辉 王美岭 监制:沈曦霞 王琦明